Enews84 【電影賞析】生命的滋味──《香料共和國》導讀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84期  一方清淨 人文e館


【 電影賞析 】生命的滋味──《香料共和國》導讀

通識教育中心李玲珠助理教授


導演:迪索.布麥特斯

主要演員:喬治‧柯拉費司、伊洛科里米蓋得斯、蕾妮雅路易多…等


《香料共和國》曾獲希臘影展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等八項大獎。故事以希臘裔的小男孩凡尼斯、土耳其裔的外公瓦西里為敘事主軸;在伊斯坦堡這個香料貿易極為熱絡的國度,包裹了凡尼斯難以忘懷的童年、和珊美的青澀戀情,也開展出瓦西里對人世勘悟的「香料哲學」。全片在視覺上提供了彷彿可以嗅聞得到的眾多香料及感官的刺激,似乎企圖使人印象深刻;但看完影片後,只覺得有淡淡的感傷、淺淺的落寞、綿續不斷的思緒與細節的回味。「觀影」,就是導演添加眾多香料後的菜餚,「共和國」不該也是我們自己的生命滋味?!

批改學生的閱讀札記,看著她觀影後的失望心情,不禁發出理解的微笑;二十歲上下的年輕生命,大概還眷戀著甜滋滋的蜜糖,或酸不溜丟的梅子,要不就是爽快噴火的辣,這種不酸不甜也不辣,卻更多了苦澀的影片,確實難為他們提早品嚐了。

有趣的是,導演在影片正式開始前,安排了一小段嬰兒吃奶的畫面:為了誘惑小嬰兒吸吮乳汁,母親在乳頭灑上細細的白糖。

生命的初始記憶確實已和甜味密不可分。導演接著將故事的鋪陳連結成西餐的上菜模式:開胃菜、前菜、主菜和甜點。形式上甜蜜的開始、甜美的結束,彷彿也成為人類對生命過程的衷心嚮往,永遠甜甜蜜蜜,永遠沒有失落和痛苦。但真實的人生卻和開胃菜、前菜、主菜的布置一樣,必須融合各種滋味才能成為完美的佳餚,怎麼可能只是單一甜味?特別影片中的「甜點」是落在主角凡尼斯與青梅竹馬的戀人珊美終究無緣、必須分離,更引人思索什麼是「甜點」?導演的甜味到底在哪裡?

凡尼斯的童年在伊斯坦堡度過,經常穿梭在外工的香料店,偶爾窺聽外公如何指導人在菜餚中加入不同的香料,除了使菜餚美味外,甚至還可以使人際情感加溫;外公的「香料哲學」更是凡尼斯豐富的生命經驗與想像力的來源,也是他面對離開伊斯坦堡、回到陌生的「故鄉」希臘後,可以逃躲的空間。外公用香料教他認識世界,當凡尼斯成為天文學者、外公亡故、珊美已成人母,經歷一切的人事已非後,再獨自回到外公的閣樓時;面對眾多香料屑粉混和著塵埃,凡尼斯輕吹一口氣,瞬間出現宇宙星雲,許多行星的規律轉動,彷彿新的宇宙又誕生了。令人驚豔欣喜的畫面;失去,其實沒有失去!

「鹽用對了地方,人生才有滋味」、「生命不能沒有香料,就像不能沒有太陽;生活和食物一樣,都要加油添醋才完美」,都是句中引人深思的對白。香料通常不被單獨品嚐,但只需要一點點,卻可以改變整道菜的滋味;細細尋繹香料的奇妙,確實可以媲美宇宙的浩瀚無垠。

鹽融進食物裡就「看不見」了,但許多菜餚若忘了加鹽,可能令人難以下嚥,鹽的存在確實「看得見」。巴爾幹半島從古至今都是紛爭糾葛不斷的地區;種族、宗教、香料貿易……,都曾在這裡引發戰爭,正如凡尼斯一家人因為土耳其與希臘間的爭端被迫分離:希臘籍的凡尼斯離開土耳其籍的外公與珊美,離開外公至死不願離開的伊斯坦堡;回到故鄉希臘後,希臘人又認為凡尼斯一家人本質是土耳其人,希望他們更應表現對祖國希臘的愛與忠誠。 種種陌生的疏離、不解的糾纏,使小小的凡尼斯躲進廚房,躲進自己的心靈世界。也許,只因為他的看得見(情感、記憶),別人都看不見;他的看不見,別人都看得見(種族、宗教)。

這部影片也是導演的半自傳,1957年出生於伊斯坦堡的迪索.布麥特斯,七歲時全家被遣返希臘雅典;多年後再度回到伊斯坦堡,他認為回到記憶最初的地方,找到了生命中遺失的重要記憶,也許是影片在各種豐富的香料與菜餚裡,飄盪著淡淡哀傷的原因。當回頭看看我們土地上的故事時,彷彿也飄盪著虛浮的流浪與淡淡的嘆息。

大中至正,本來就是文化裡對國家氣度、對個人行事的要求,但因為有人用它作為名字,許多建築、學校、道路、車站……等名稱都可能必須變更,但變更名稱、拆掉圍牆,是否就真的代表威權時代已經結束?台灣真正民主?或者只是另一種看不見的威權?

同理,英國領事館、紅毛城應該更名,因為是殖民的象徵;北京故宮的圍牆應該拆除,因為是專制的代表;法國凱旋門應該拆毀,因為是戰爭的紀念。為什麼政治人物只看得見意識型態的鬥爭,看不見人民真實的情感與記憶必須被尊重?為什麼公共建築的存廢,沒有討論與對話的空間,沒有給予人民更多思考與選擇的機會,只是一堆粗暴的政治手段?

香料共和國,也許導演只是透過電影表達期待:是否有一天,世界能像不同的香料與食物間產生完美的融合,渺小的個人能擁有更多自由保有記憶的香料。我也期許!



enews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