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90 【好想認識你~在職進修取得博士教師感言】知恩感恩,心中有愛 】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90期  分享園地


【好想認識你~在職進修取得博士教師感言】知恩感恩,心中有愛

醫學院 賴春生院長


我是高醫第十八屆醫科畢業生,民國68年進入高醫外科當第一年住院醫師,住在建國路的醫護宿舍,民國72年完成總醫師訓練,歷經人生最重要的關鍵性選擇,包括完成婚姻大事,開業或著留在醫學中心服務以及次專科的抉擇….等等。在師長的指引之下,個人進入尚在萌芽發展的整形外科,積極開發顯微重建手術的臨床領域,與林幸道教授、林高田醫師經常通宵達旦為斷指的病患服務,同時也發表數篇世界首創的病例於SCI之雜誌。期間曾經與林高田醫師自費前往沈力揚老師創辦的顯微手術訓練中心(榮總)接受為期兩週的密集訓練。民國74年經由林幸道教授的介紹,負笈美國辛辛那堤大學整形外科及Shriners燒傷中心,在Alexander教授的指導下,從事以cyclosporin治療同種皮膚移植(allograft)的動物實驗,在七個月之內先後發表三篇論文,分別刊載於Transplantation、Burns及Surgical Forum,猶記得Alexander教授給我的評語為:「You are very creative and productive」。入寶山焉能空手而回,繼辛辛那堤大學之後,我到了亞特蘭大(Altanta)的Emory大學整形外科,師承Ford Nahai及John Boswick教授,除了皮瓣手術外,也學習了很多美容手術的技巧。繼Atlanta之後,個人南進到邁阿密大學整形外科,向世界知名的Millard教授學習兔唇顎裂的矯正方法。美國一年的學習之旅讓我滿載而歸,為自己的未來職業奠下良好的基石。

回高醫後致力於臨床皮瓣手術之創新、燒傷治療的研發以及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療,與科內同仁共同發表許多篇SCI的paper,包括比較著名的adipofascial flap,reverse digital artery flap,minigraft for burn wound,free gracilis muscle flap for limb salvage in diabetic patients…等等。當時候尚未有完善的動物實驗室,在美國進行的實驗未能銜接繼續,殊為可惜。民國77年謝獻臣校長為了爭取高雄縣深水坑的大學校地,答應余陳月英縣長由高醫來經營縣立鳳山及岡山醫院,個人有幸被推派為縣立鳳山醫院的首任高醫外派的院長,厚植了個人的醫療行政經驗。在此期間,個人也提出升等副教授的申請,在當時算是比較年輕者,升等不像現在有客觀性的計分,而是完全靠投票,天違人願,第三次(年)才過關,曾經有很大的挫折感而提出辭呈,經陳瑩霖教授的多方關心,邀我到他家長談約一小時,在內人支持下續留高醫。當時自己內心也立下了強烈的自我要求,努力服務,熱心教學,創新研究,每年都至少要發表一篇以上的paper。將挫折轉換為力量,五年後(民國85年)我提出教授的升等,共有57篇paper,其中有20篇(含18篇SCI)paper個人為第一作者,可以說破了高醫的記錄。至今記憶猶新,當時蔡瑞熊校長在升等評審委員會上笑著問我:「賴春生你是如何做到的?你如何利用時間?」,我回答:「只要用心,除了臨床服務與教學外,我時時刻刻都在想paper,寫paper」,應驗了一句格言「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教學、研究與服務是醫學中心醫師的職責,在蔡瑞熊校長及林永哲院長的鼓勵之下,民國87年個人有幸接掌市立小港醫院的首任院長,為了追求更完善服務醫院的知能,報考了國立中山大學第一屆高階經營管理學碩士班(EMBA),在120多名的報考生中錄取40位口試,經由一整天的口試活動,最後錄取了20名,在醫務管理繁忙的工作之中,利用夜間及假日上課,外加兩週的海外研習,著實讓我學習了許多管理的理論與知識。為了分享這些經驗,在小港醫院的第一個週年慶(1999),我舉辦了首屆跨世紀的醫務管理研討會,基於各方反應良好,目前每逢小港醫院週年慶都有舉辦類似的學術活動,形成了一項傳統的特色。

民國90年在我調回附院服務的第二年,王國照前校長要我接掌醫院副院長及醫學系主任一職,觸動了我跨領域學習的念頭,教育是一項宏觀著眼,微觀著手,把理念植根於日常生活與教學活動中的事業,於是我去報考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的博士班,共錄取7位同學,四年後順利畢業。這段求學的歷程對日後醫學系課程改革的推展與落實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在成人教育(andragogy)異於傳統教育(pedagogy)的概念下,以成人學習者的自我導向學習為出發點,帶動醫學系全體師生共同參與二年內200多次的會議,過程雖然辛苦,初步成果著實令人鼓舞,同時也讓我深刻體會到高醫人樸實耐勞的強烈生命力。

高醫是由高醫人一代一代的繼往開來,身為高醫人,成就自己等同於成就高醫,個人在高醫服務已有27年之久,人生精華歲月都在這裡渡過,期間受到許多師長及同事們的教導提攜,心中滿是感恩與懷念。服務是天職,教學是義務,研究是責任,在有限資源與有限時間的大機構裡,個體必須秉持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信念,有效分配與平衡自我的時間,方能獲取最大的學習成效,成熟你待人處事的行為,知恩感恩,心中有愛,成為一個快樂的成人學習者,願與高醫人共勉之!

編按: 為了讓高醫大家庭更認識新進教師及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自63期e快報「分享園地」開始刊出【好想認識你】單元,不定期介紹本校新進客座、講座教授、新進教師及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歡迎相關教師投稿,投稿信箱:enews@kmu.edu.tw(附JPG檔生活照乙張,文章字數800~1200,請圖文分離)。 主辦單位:e快報編輯室 協辦單位:人事室、各學院委員

enews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