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302 周逸衡講座教授榮退茶會紀實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2期 =='''周逸衡講座教授榮退茶會紀實'''== 通識教育中心 李惠珠<br/><br/> 106年1月11日通識教育中心舉辦周逸衡講座教授榮退茶會,首先由通識教育中心凌儀玲主任致詞:「周講座在高醫五年,在人社院建立了制度,就猶如在曠野裡面開道路、在沙漠裡面闢江河,是多麼辛苦的事。可以這樣說:周講座做了一件事情,他用頭和拳頭幫我們在高醫的制度裡面敲出了一個洞,讓我們有一條路可以敲敲打打走過去,我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創出來的道路當中,慢慢去把旁邊的石頭掃乾淨,然後填補一些東西。謝謝周教授給我這樣的機會,去學習很多的面向……」。接著由通識中心李惠珠述說回顧周講座教授擔任人社院院長期間對人社院及通識中心、對學校典章制度及高醫書院的付出與貢獻。之後周講座致詞時依然感恩有此機緣讓他到高醫來,他只是恪遵他必須「作鹽作光」的處事原則;處理事情一切以理為出發點;要求老師必須善盡為人師的責任,以學生的學習成效為第一考量;身為主管要為部屬澄清目標並且排除達成目標的障礙;好的主管必須能鼓動帶領大家共同往前邁進。 講座一如往常感恩大家的協助與同工。自述所信的道已經守住、當跑的路已經跑盡,該做的事他已盡心竭力做了,雖然還是有些遺憾,但是他已打完他美好的仗,期勉大家繼續接棒加油。<br/> 會中黃金10秒的活動,讓與會教師紛紛搶時間表達對周講座付出的感謝與感恩,讓10秒變成1000多秒,來不及表達的教師只好寫在感恩卡貼在海報上。活動結束後,由通識中心的行政人員表演並邀請大家一起合唱"I will fellow him",我們一定會記得周講座對我們的教導與訓勉,最後在”You raise me up”的感恩歌聲中大家一一上前和周講座握手、擁抱、致謝、送花,無限的不捨和感謝,但在不得不畫下句點的溫馨氛圍下,僅能殷殷期盼周講座有空再到學校來指導我們。<br/> 與會人員中,令人印象深刻和訝異的是,有二位自稱上過周講座課程的博士生到場,原來她們是103學年度研一時上過周講座負責的典範學習課程,所以在網頁上知道周講座要退休特地出席來表達感謝該課程對她們的影響與意義。回想2年前辦理該課程的辛苦與疲憊,因為這二位學生,頓時讓一切的付出都變得值得了! 這符應了周講座一再教導我們的:「你的真心付出一定會有回饋,能感動或影響一個學生就值得了,相信我!」。這才是令我從內心尊敬的人師!<br/> 周講座在高醫這5年多來總不厭其煩地教導我們、並且身體力行,他是做事但不說苦的人,他是以理服人但不屈服於權的人,感謝有機會與講座共同經歷他在高醫的歷程。我相信他對高醫的盡心努力與無私奉獻,一定會留給高醫人無限的感念。 =='''周逸衡講座教授榮退茶會後記'''== 通識教育中心 林家裴、李惠珠 榮退茶會當天有不少老師表達對周講座的敬意與佩服,但是有位非常有才的老師在當場細數周講座的罪狀,讓與會者心有戚戚焉的大笑不已,因此特將其內容與大家分享如下。<br/> 周教授不斷勉勵大家要作鹽作光,但是鹽會讓人高血壓,光會讓人睡不著,和周講座同工可以讓人親身體驗到這兩種特質。因此,我今天趕在周教授離開十全大學之前,來進行一次相當完整的切割。其實周講座應該犯了十大罪狀,但是時間的關係,僅細數以下的五大「罪狀」:<br/> 第一條罪狀:「太多事」。當初余校長請周教授來高醫當顧問,有問才該顧,結果周講座意見越給越多,最後竟然在因緣際會下,自己親自跳下來做,真是「太多事」。<br/> 第二條罪狀:「太有理想」。很多學校為了配合教育部或是某項政策而僅做表面工夫,結果原來因為高醫要符合五百大的評比要求須成立人社院,他竟然跟余校長說,若由他寫計劃書就要照計畫內容玩真的,所以他會要求人社院在學校發揮功能,真是「太有理想」。<br/> 第三條罪狀:「太有執行力」。周教授找系所來協調,到處找空間,不惜打破學校重研究的框架,爭取到人社院的整合空間,當然在經費上也是力爭到底,也因此得罪不少校內大老還有老大,造成另類的紅眼;另外硬體方面,改善濟世大樓8、9、10樓氛圍,讓師生及外賓覺得這裡充滿人文氣息與活力,真是令人討厭與忌妒的「太有執行力」。<br/> 第四條罪狀:「眼睛太尖」。有些主管是建設、改革,弄弄硬體設備就好,結果周教授竟然還去碰典章制度,改革軟體的部分,重新討論人社院的教師升等、評鑑制度等,而且幫人社院從其他學院裡面抽離出來,讓兩系一所及通識的老師可以不用按照以往生醫的標準來評鑑或是升等,連抽象的軟體也去碰,所以真的是「眼睛太尖」。<br/> 第五條罪狀:「太閒了」。明明就是心臟有個支架的人,竟然還去幫忙執行學校的教卓計畫,不僅弄個書院進來,還把書院變成高醫教卓的亮點,讓學校80%的學生都覺得高醫有了書院真好;這條真的是最嚴重的,因為我三年多前來到高醫就被找去當書院導師,害我在研究方面的衝刺緩慢下來,讓我的生涯規劃全部打亂,還有讓我認識很多很閒、時間很多、錢太多、不想升等,真正想為人師的老師們。<br/> 在我自己本身的研究裡面,發現大部分的人在混亂或是不確定的環境裡,都是很短視,尤其是有情緒的人,周教授讓我看到的是一個極度遠視的人。<br/> 備註:另外的5大罪狀應該可歸類為,「腦容量太大」、「太有體力」、「太有尺規」、「太有原則」、「太有正義感」。 [[Image:302專題12.jpg|400px]] [[Image:302專題13.jpg|400px]] [[Image:302專題14.jpg|400px]] [[Image:302專題15.jpg|400px]] [[enews302]] [[Category: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