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325 忠言雖逆耳 在上位者要有度量接受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25期 分享園地 =='''忠言雖逆耳 在上位者要有度量接受'''==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br/><br/>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去年12月25日審查《礦業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到立法院的行政院版部分條文引發外界爭議,甚至被環保團體批評為假改革,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修法的方向是在沒有任何配套的情況下,完全架空環評制度,絕非「首次把環境影響評估最後的許可權交回各部會」如此簡單,而是持續向業者傾斜,更直言如爭議條文真的通過,將首開對《環境影響評估法》及《原住民族基本法》之破窗惡例。 詹副署長從政前是社運出身的著名環保律師,他直言政府與民間公民力量正面對撞態勢越來越明顯,他能做的不多,當初轉換跑道並作政府與公民團體溝通橋樑的使命未變,他希望能力挽狂瀾,繼續當執政團隊中那隻不討喜的烏鴉。 秦孝公重用商鞅為宰相,變法圖強,十年後,秦國的名士趙良去見他,商鞅問他:你看我治理秦國的成就與五羖大夫百里奚相比誰比較好?太史公的《史記‧ 商君列傳》記載了他們的對話。 趙良說:一千頭羊的皮,不如一隻狐狸腋下的皮,一千個人唯唯諾諾,隨聲附和,不如一位知識分子直言爭辯(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周武王因為能聽群臣的直言,所以使得周朝昌盛起來,商紂王因不能聽群臣的意見,滿朝緘默不言而亡國(武王諤諤以昌,殷紂默默以亡);你如果不反對周武王的那種做法,那麼我請求整天在您面前說直話而沒有被殺的危險,你做得到嗎?(君若不非武王乎,則僕請終日正言而無誅,可乎?)。商鞅很大方的回答他:俗話說,表面好聽的話如同花朶,中肯實際的話才是果實,聽了使人感到痛苦不好聽的話是治病的良藥,討人喜歡的甜言蜜語是會害人的疾病,你如果能整天在我面前直言,那你就將成為我的良藥(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終日正言,鞅之藥也)。你就有話直說吧! 詹副署長對問題的本質,看得很清楚,他感嘆《礦業法》真的要這樣修嗎?他把心理擔憂的國家大事坦言發表於臉書,「憂心悄悄」,躍然紙上,他不怕就事論事,正直見嫉,不怕一般人用各種角度來批評他「不慍于群小」,展露讀書人風骨。他的目的無非是希望他執政團隊(自己)的長官能虛心接納他批評自己的相關言論,而不是變成唯我獨尊的一言堂,如此才能真正聽到發自內心的聲音。 執政者應開放社會輿論,從善如流,虛心採納諫言,忍受一些辱罵的包容工夫是很重要的,這樣才會有人向你們說出「心內話」及有益的話「良言進」。蔡英文總統及賴清德院長的民調雙雙下跌,固然可能是改革必需付出的政治代價,但改革方向如果是對的,理論上民調應該是上升而不是下降才對。連朱元璋都曾對其大臣說「治國之道,必先通言路,言猶水也,欲其長流,水塞則衆流障遏,言塞則上下壅蔽」,執政者這種包容的修養工夫是很重要的。 漢朝路溫舒在其《尚德緩刑書》一文中曾言,一般人常把真正的言論說成是誹謗,阻止犯錯誤的言論說成是妖言(正直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他認為秦朝的儒生不被當時所用,因此忠良懇切的言論都悶在心裡,恭維阿諛的言語天天不絕於耳,虛偽的讚美迷惑了心竅,而現實的禍患都被掩蔽了(故盛服先生,不用於世,忠良切言皆鬱於胸,譽諛之聲日滿於耳;虛美薰心,實禍蔽塞),他認為這就是秦朝失掉天下的原因。 唐朝的魏徵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其中《諫太宗十思疏》是為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史書記載他「有志膽,每犯顏直諫,雖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為之霽威」,意思是說魏徵神色堅定,毫無懼色,而太宗也都能在緊要關頭控制住脾氣,漸漸息怒,聆聽諫言,唐太宗和魏徵一直被看做是歷代賢君直臣的楷模,他們二人,一個從善如流,一個直言敢諫,他們君臣相得的事蹟,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後來魏徵病逝,太宗悲慟至極,對群臣講了一段千古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朕當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可見其受敬重之一般。 孔子曾說「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意思是好的藥物雖然味道很苦,但是對患者的病情是有幫助的;忠誠的建言與批評,雖然聽起來不順耳,令人不舒服,但是有利於聽的人改正錯誤的行為或政策,在現實的生活中,人們大都喜歡聽吉利的話,奉承的話,不喜歡聽刺耳的話,忠告的話。忠心正直的言論,雖然聽了會令人難受,英明的長官應該也會聽從,因為他知道這些話可是忠誠的部屬的肺腑直言,這可是可以讓他成就功業的,詹副署長為了國家社會更好,該說的話不說如鯁在喉,可謂用心良苦,他的長官們是否有度量把這些忠言逆耳的話聽進去? *編按:轉載自蘋果日報,原文出處: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102/1270634/ [[enews325]] [[Category:分享園地]] [[Category:楊俊毓]]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