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72【疾病與文學】文學中的書寫自療(中)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72期 一方清淨 人文e館 =='''【疾病與文學】文學中的書寫自療(中)'''== 本校醫學系校友 王浩威 綜合上面的討論,可以發現疾病與創作有許多不同結合的層次,疾病可能是創作的動力,也可能是創作的題材。如果只看疾病本身,將疾病當成一種故事,也能找出許多有趣的現象。某些哲學家用簡單的二分法來看人類思考方式,可以分為「古典派」及「浪漫派」。古典派的思考會促使人們找到真理,就像在古典美學中,會強調黃金比例,要找到最極致的定律和真理,不斷分析事件以找出其中的共通性,加以演繹、歸納,也與科學發展比較相關,就像醫生會說「某種病是由癌細胞所引起」,找出一種簡單的邏輯關係。相對的,浪漫主義認為疾病與人的互動無法與所處環境抽離,即使一樣的疾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就有不同的故事,而人的處境會因為疾病又產生不同的互動。 從 16 、 17 世紀開始,就有記錄疾病的小說、故事和傳記。這種觀察個案從發病至死亡的書寫可視為醫學上的「臨床報告」,在浪漫主義時代相當盛行,通常不只是紀錄病情,必須完整地捕捉病人疾病以內的生活全貌,認為這樣才能了解「病」為何物。這種觀念類似時下倡導的「全人照顧」,疾病不能單視為疾病,治療也不只是為了殺死幾個病原。既然面對的是一個完整的人,也必須注意他的其他生活是否因疾病產生不協調,更何況有時心靈層次的變化,也會影響疾病的發展。 而浪漫主義對於疾病的敘述,便與文學緊緊相扣,當疾病是敘述的對象及主體時,疾病的複雜、不確定、或多層成因,就會讓書寫變得很有趣。從普西尼歌劇作品中的「波西米亞人」中的咪咪或「茶花女」中的女伯爵,我們能了解肺結核是怎樣的疾病。十年前的作品則大多流行愛滋病,也激發出不少相關的作品,似乎每個時代都有其代表性的疾病,也成為「疾病是一種時代暗喻」的最佳寫照。(蘇珊.宋坦《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 就如同古典或浪漫對於疾病的不同看法,醫學在發展過程中就曾辯論語言是受某一特定腦部區域影響,抑或腦部自成一小宇宙集體互動,因此即使主控的區域受傷,其他部份仍可替代。這部份的辯論一直持續,目前比較傾向古典主義、機械論、單一因果關係的解釋,也讓人對於科學保持樂觀,導致對於基因研究有過多期待。不過,即使基因全被解碼,也不盡然能解開人類所有的祕密,例如中醫所提出的陰陽五行協調。因此在醫學科學的演化上,也一直在兩極之間擺盪。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古典主義往往較為樂觀,浪漫主義則總帶給人們更深的思考,而文學也就比較接近後者。 二次大戰後,美蘇進入冷戰,導致科學有截然不同的發展。在歐美的自由陣營中,科學發展較走向古典主義,期望能找到清楚的因果關係,但一旦找出定律或真理,往往就得用最簡潔有力的文字,導致離文學越遠。但浪漫主義的傳統還是留在蘇聯某些非主流科學的領域,台灣最近剛出版的《破碎的人》(小知堂)就是在二次大戰後的俄文作品,在一九六○年代被翻譯為英文。作者盧力亞曾有兩本著作,其中一本是《記憶大師的世界》,講述一個過目不忘的人,因為記得太多細節,干擾了判斷、分析的能力,反而對生活造成困擾。而《破碎的人》則描述一個在大戰中大腦受傷的人,要如何在喪失記憶、書寫、語言、辨識的情況下,重新學習恢復,盧力亞因曾在前後期都治療過這個人,因而寫下這些歷程記錄下來。 《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類學家》(天下文化)的作者薩克斯幫盧力亞作品英文譯本作序時,曾特別強調浪漫主義所衍生的醫學傳統,說明個案記錄的重要性。而比較薩克斯前後作品的差異,也可發現他受了盧力亞作品的影響。薩克斯最早的作品《睡人》,雖然電影相當動人、具戲劇性,但書卻類似臨床病歷,多在描述多巴胺影響人體的機制,注重的是醫學上的準確性。這種狀況也出現在描寫多重人格的丹尼爾‧凱斯,《 24 個比利》(小知堂)是他第一部、也最不好看的作品,因為那是凱斯在當記者時完整陪同個案的紀錄,寫作上非常注重細節的詳實。 當薩克斯開始意識到他不只想討論醫學知識,而是疾病在人身上所產生的意義時,他的寫作方式就隨之不同。《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類學家》就在描寫身體的某部份發生問題時,面對世界的角度也隨之不同,《色盲島》則是描述疾病的民族誌。因此他所處理的便不再只是臨床上的紀錄,而是一個人在舊有世界面臨到的新狀況,也可能是一個民族所發生的問題。 若從理論來看疾病與民族的問題,最近國內也出版了不少疾病改變歷史的書籍,雖然還沒有台灣相關的書籍,但已有類似的研究。滿清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時,曾興起許多抗日活動,但依據今日的醫學史研究顯示,義勇軍所殲滅的日軍不出五十個,但被蚊子釘死的日本人卻有上千人,也許最大的抗日英雄應該是蚊子。這類的事件改寫了台灣歷史,也導致日人治台時,相當注重醫學及公共衛生,以避免瘧疾及「風土病」再度威脅在台的日本人。薩克斯在《色盲島》中也討論當島嶼逐漸開放,民族文化無法承續時會產生哪些疾病。所以歷史可能因為疾病而改變,疾病也可能改變歷史。 從薩克斯描寫人們如何因疾病而改變面對世界的角度,我們也可以發現從醫學所發掘出的現象,與文學、藝術所注重的部份相似,因為它們都在拓展人類對於生命、生活環境的新看法。就像長不大的小孩,看世界的高度就有所不同,沒有嗅覺的人,感知世界的方式也不同,這些進一步就有可能變成小說家的體裁,例如丹尼爾‧凱斯所寫的《第六位莎莉》(小知堂),其中的症狀相當典型,每一種角色都相當清楚,不像真實病例的混亂,也因此戲劇性才能在其中滋長。李察吉爾所主演的〈驚悚〉也是分裂人格相當典型的創作,每種個案的差別性相當大。以上的創作都是寫實主義傳統下的產物,每個角色的刻劃都代表了某種極端,強化其中的情節張力,強調相互交會互動的戲劇性。(待續) [[enews72]] [[Category:一方清淨 人文e館]]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