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85 高醫校園之美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東南西北走一回〉''')
當前修訂版本 (2011年9月26日 (一) 10:57) (編輯) (撤銷)
('''〈東南西北走一回〉''')
 
(7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7行: 第7行:
〈西〉
〈西〉
-
[[Image:Enews185校園之美.JPG|350px]]
+
{| border="1"
 +
|- style="background:white; color:black"
 +
| [[Image:Enews185校園之美-1.JPG|400px]]
 +
| [[Image:Enews185校園之美-2.JPG|400px]]
 +
|-
 +
| 本校自由路校門於72年6月7日落成啟用。
 +
| 後來於民國87年9月,因配合建立啟川大樓,於是將原在啟川大樓旁的大門往北遷移。
 +
|-
 +
|}
-
[[Image:Enews185校園之美-2.JPG|350px]]
 
-
民國65年8月1日學校門牌改為「十全一路100號」,同年醫院又進行一次擴建,67年完成相當的規模,70年於第6屆董事會討論通過校區範圍為同盟一路以南,十全一路以北,自由路以東,十全一路94巷以西,並向高雄市政府申請將該範圍列入為私利學校用地。
+
*民國71年
-
雖然那時的大門設在南邊,但當時大部分的師生仍以東側門為生活重心,因鄰近的安生里可提供許多小吃,還有許多住在外地的師生也就近在此租屋。當時為防範閒雜人等進入,晚上9點後即將旋轉門上鎖,所有進出學校的人都必須繞行幾十公尺的遠路從難邊的大門出入,許多學生為求方便,東側門鎖上後就翻牆進出學校,因牆外還有一條水溝,所以那時的高醫還被學生調侃"進入高醫除了要爬過城牆,還要越過護城河",可見就讀高醫的學生絕非等閒之輩。
+
為配合附設醫院擴建,民國71年將十全路上的校門拆除,改在自由路新建大門,於72年6月7日由陳啟川董事長主持剪綵,由張群提字。
 +
 
 +
後來於民國87年9月,因配合建立啟川大樓,於是將原在啟川大樓旁的大門依原設計北移,民國88年8月,配合學校改名「高雄醫學大學」,由當時的行政院長連戰提字,改名後的第一任校長為蔡瑞熊教授,副校長為陳瑩霖教授及賴永勳教授。
 +
 
 +
校門的回憶列車是否觸動您對回母校的情感?鼓動您回母校走一回,重拾那年輕狂妄少年時的衝動與可愛。而且列車將載著您到更精彩的下一站!寄予時空,懷舊、現今、未來均僅在咫尺之間。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85期  校園之美

〈東南西北走一回〉

〈西〉

本校自由路校門於72年6月7日落成啟用。 後來於民國87年9月,因配合建立啟川大樓,於是將原在啟川大樓旁的大門往北遷移。


  • 民國71年

為配合附設醫院擴建,民國71年將十全路上的校門拆除,改在自由路新建大門,於72年6月7日由陳啟川董事長主持剪綵,由張群提字。

後來於民國87年9月,因配合建立啟川大樓,於是將原在啟川大樓旁的大門依原設計北移,民國88年8月,配合學校改名「高雄醫學大學」,由當時的行政院長連戰提字,改名後的第一任校長為蔡瑞熊教授,副校長為陳瑩霖教授及賴永勳教授。

校門的回憶列車是否觸動您對回母校的情感?鼓動您回母校走一回,重拾那年輕狂妄少年時的衝動與可愛。而且列車將載著您到更精彩的下一站!寄予時空,懷舊、現今、未來均僅在咫尺之間。


enews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