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05 從繁華到淡味(下)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從繁華到淡味(下)''')
當前修訂版本 (2015年3月6日 (五) 17:07) (編輯) (撤銷)
 
第44行: 第44行:
[[Category:一方清靜 人文e館]]
[[Category:一方清靜 人文e館]]
 +
 +
[[Category:李玲珠]]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05期  一方清靜 人文e館 從繁華到淡味(下)


從繁華到淡味(下)

通識教育中心 李玲珠副教授



溫泉博物館的隔鄰是「梅庭」——于右任故居,傳統的日式建築,空間不大,卻盈滿墨香。于右任被稱為現代草聖,也是推翻滿清帝制、領導革命的建國元勳,曾任監察院院長,也被譽為「記者之父」……,諸多世俗裡的頭銜都比不上故居裡的對聯更讓我會心:「清坐使人無俗氣,虛堂晝日轉溫風。」梅庭據說是右老當年避暑、避壽、避關說的小屋,相對於近日中、外政壇頻傳的貪瀆案,也許,政治人物多到梅庭寫寫字、清坐,或到林語堂有不為齋思索有所不為的該是什麼?少跑些招待所續攤,當可稍離利欲薰心,或能明哲保身、家寧而無虧。

「梅庭」一隅


梅庭斜對角就是北投圖書館——著名的綠建築,被稱為森林裡的綠寶石。整座建築像個大型樹屋,和周圍的老樹、水塘自然相融。館內採用矮櫃置放書籍,讓悠遊書海時,一抬眼就能與窗外的盎然綠意相遇。室外延伸出的平台,讓人可以享受被自然擁抱的閱讀氛圍;可以俯讀人著的有字書,更可以仰觀自然的無字書。人與自然的交融,在北投益顯和諧。沿著北投溪景觀步道散步,可以在小亭中靜聽淙淙流水聲,許多遊客更直接脫了鞋、坐在大石上泡腳,享受野溪溫泉的樂趣。這個女巫所居果然充滿靈氣,果真是溫柔原鄉。

普濟寺是北投行最後參訪的景點,寺院不大,卻有百年的歷史,橫匾「普濟寺」三字也是于右任的墨寶,令人可親。寺院原來供奉著日本真言宗的湯守觀音,後來由淨土宗的性如法師擔任住持,如今寺內也供奉著性如法師的舍利子。大殿旁的涼亭內供著右手持禪杖、左手抱著孩童的地藏菩薩,也稱子安菩薩,是較罕見的地藏造像。寺院需沿著山徑拾階而上,訪客亦不多。參訪時巧遇寺院女居士,是性如法師的俗家弟子,但對她也曾受戒於廣欽老和尚頗感意外,進一步詢問年齡,才知女居士已近八十高齡;但見她身體硬朗、舉止輕盈,也許因為長年居住遠離塵囂的寺院,常保輕安喜樂的緣故吧!

拜辭普濟寺,辭了北投,也結束我的獨自旅行。重返紅塵後,續與一群朋友結伴造訪陶瓷之都鶯歌。隨著友人的引導,暫不問陶訪瓷,卻先進了茶人的工作室品茗。茶人正握著毛筆在牛皮紙袋上書寫「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的句子),又是幅幽靜的畫面;看著他牆上掛著「川流」二字,欣賞他在人際川流中寄寓著「和」的想望。

好客的茶人先端出米粒杯,搭著錫製、花瓣形狀的茶托,依序讓我們品嚐了三味茶:雲南古樹野生茶、老鐵觀音與武夷岩茶,全是市面較少見的茶種。熱心的茶人一邊介紹不同茶種的特質、茶湯的滋味,一邊說了許多故事:喝雲南古樹野生茶,談他曾帶學生至當地進行少數民族的田野調查,從母系社會聊到失傳的連山(相傳為伏羲氏所創夏易)、歸藏(相傳為黃帝所創商易)以坤地為首卦,不同於現傳的周易以乾天為首卦,談現象背後隱藏的宇宙哲理。喝三十多年份的老鐵觀音,談氣候與土地、茶人製茶的心念對茶種品質的影響。茶人從茶湯進入體內種種細膩的變化、體會對土地應心存感恩的善念。

第三種武夷岩茶是1942年份的,原來是台南地區富商女兒的嫁妝,能保存至今已是絕妙的因緣;茶人還要我們用心感受茶湯入口後的氣走中脈、然後轉十二脈輪;聽來玄妙,但學術訓練就是要保持客觀、不受干擾,自己靜定檢證。但最讓我感動的其實是時間相隔70年、空間一南一北,卻尚能啜飲的因緣,及茶葉離了茶樹應當「死亡」,封存70年的茶葉裡竟仍保有自然的奧秘;就像釀酒、醃漬泡菜或陶器窯燒……吧,隨著時間流轉而醞釀變化,重新釋放出來的滋味或色彩有時令人驚豔、低服。

喝完三道老茶,茶人收起原來的茶具,拿出久未使用的陶器——他父親親手燒製、遺留下的作品,好讓我們享用最後一道茶品「台灣高山野生茶」。看著茶人專注地在廣口陶盤置茶、入水,以厚實的陶匙舀起茶湯、倒入我們的陶碗,一種近於唐宋時期的煮茶、喝茶的方式。茶人要我們用心品茗。然而,茶湯一入口,我心中不禁疑惑「這是茶嗎?」因為淡而無味、幾近白水;但當茶湯滑入咽喉後,竟在舌面、口齒間留下熟悉的茶香,這道茶真是後勁十足!捧著陶碗有種豪邁粗獷,跟之前精緻的茶具相較,更感輕鬆自在,此刻,我的滿心喜悅整個被釋放出來。回顧整個品茗過程豐富而微妙的變化,台灣高山野生茶真讓我頓時領會繁華落盡、卻又餘韻無窮之感。衷心讚嘆並感激茶人的佈茶,特別是最後的句點,真是猶如夢幻。

離了茶人工作室,才知道同行中只有我獨樂呢!因為深闇茶藝的友人只關心好茶的滋味,不耐茶人的解說;深闇修行的友人維持靜坐狀態,認為只要心情好、任何茶都有好滋味,也不耐茶人的專業細節;又是只有我這個傻子讓生命全然開放、隨順茶人,兜轉出一大圈美好。同行的老畫家也批評茶人的字軟弱無骨。不懂書法的我倒欣賞茶人用毛筆的率性自在,整個書寫按著電腦打字的方式:由左至右橫書,而非傳統的由右至左直書。但,毛筆原不就只是一種書寫工具?原不就只為單純達意?曾幾何時進入了藝術殿堂,也有了高下優劣的分別?依舊啞然,原來我的領會與眾人如此不同!但也不過是個以心印心、相應與否的因緣罷了,還是當名傻子可以更多些開心吧。 到了中年,才逐漸體會陶詩的好,「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自然,更是走過風浪的尋常心境,不是刻意的創作。批改學生詩詞報告時常有些為難,因為評語必須相應於他們年輕的生命,但生命會變化、有過程的,當下的評語可能不適用於二十年後,但二十年後的評語、他們現在不可能真懂。只好在課堂上說出實話、也是提醒:沒有真正走進繁華,不要告訴我、你已繁華落盡;年輕的生命應該勇敢走進繁華,而所謂的繁華不僅是華美、歡樂、恣意、輕狂……,也包括承擔、孤獨、痛苦、失落……。唯有品嚐過繁華的各種滋味,才能真正享受淡味的美好,人生些許可以少些遺憾。

衷心感謝走過生命中的所有因緣,因為這些因緣構築的繁華,才讓我更懂得謙卑、惜福、安分地喝一杯茶。我的小旅行走過陽明山、走過北投,訪過林語堂、于右任,都是許多人已知的繁華,最後竟結束在唯有自心知的淡味、一杯茶飲;這杯淡味卻封存了我行旅中的所有繁華,讓我低迴感恩、幸福盈懷!

  • 後記:動筆書寫主要肇因於茶人引領的茶味旅行,特別感動於台灣野生茶的淡味,但因為量少、無法販售。茶人說這味茶是他原住民朋友在小林村所在的高山上採摘,因為八八風災的慘痛,讓原住民朋友認為觸怒了山神,不敢再入山採摘。聽完故事,心緒複雜,更感動茶人的慷慨分享。書寫前上網查了資料,才知茶人原來也跟父親學習製陶,是名辦過個展的陶藝家,但不知是何因緣?如今已不太製陶,背後應該又是一個故事,期待另一個因緣吧。


enews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