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86 那不是重點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當前修訂版本 (2016年4月27日 (三) 16:53) (編輯) (撤銷)
 
(1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1行: 第1行:
-
=='''謙卑、謙卑、再謙卑'''==
+
=='''那不是重點'''==
-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美國耶魯大學博士/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
+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
記得筆者大學室友有一句口頭禪:「這很重要嗎?」常讓對方頓時語塞,甚或悻然離開。冷靜想想,這位室友並非故弄玄虛,我們有時只顧眼前急務,有時隨著別人起舞,疏於洞悉事態因果,拙於分辨遠近親疏。
-
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元月十六日當選之夜,以黨主席身分對民進黨全體黨公職人員下的第一道命令是「謙卑,謙卑,再謙卑」,其感性低調的談話內容確實感動許多選民,這是一個良好的政治開端,領導人的為政就是要先修身正己,起帶頭作用,做人民的表率,所謂「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老子也說過「欲上民,必以言下之」,要想做一個領導人,既然要為民眾服務,就必須處處以民眾的需求著想,態度也要盡量謙虛。
+
法文名著「小王子」(“The Little Price”作者為A. de Saint-Exupery)去年被拍成動畫電影,片中的小女孩跟隨鄰居老飛行員開啟前所未有的夢想,心思大受挑旺。她終於鼓起勇氣,擺脫一如赫胥黎(A. Huxley)在「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裡描寫烏托邦式(utopian)的社會分層結構枷鎖,探索與眾不同。當人們茫茫於一成不變的工作和井然有序的生活,星星代表的盼望,向童心未泯者伸出雙手。儘管許多人無視那閃亮的珍貴,站在星球上的小王子卻不停地召喚,等待追夢者破繭而出的熱情回應。誠如作者的至理名言:「那看不見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蒙蔽的心眼當然無法望見滿天的星斗,甚至放棄渴求的玫瑰,以及那玫瑰凋零後帶來極其可觀的景象。
-
 書經說「謙受益,滿招損,時乃天道」。「謙」的意思是什麼?我覺得南懷瑾的解釋最貼切,他說「謙」就是「欠」,就像喝酒一樣,少一杯就蠻好,腦子清醒,不胡言亂語,如果再加一杯,可能就窘態畢露,開車會誤事了;倒酒也是一樣,八分滿就夠了,再加滿就惡罐滿盈了;吃飯也一樣,「君子食無求飽」,八分飽就行,過了頭,適得其反;「竹解虛心是我師」,也是教人做人做事要如中空的竹子一般,心中常懷著虛心,若讓妄想充滿心中,便失去真心及最好的初衷,若志得意滿、代之而起傲慢心,就不易接受他人的金玉良言了。
+
文學的想像在現實中屢見不鮮,例如印度一名男子Muruganantham,潛心研發廉價的衛生棉,希望改善農村婦女不當的衛生習慣。他投入積蓄和幾年時間,不畏離婚的打擊和鄰里的嘲弄,終於研發一款可在家自製衛生棉的簡易機器和低價材料,造福許多無力脫困的婦女同胞,間接改善她們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衛生棉簡易製造機可謂他追尋的星星,努力不懈終於摘到它了,雖然他心中的玫瑰已經一去不返,周遭卻綻放無比燦爛,令人讚嘆。筆者孩子年幼時,有一段時期,當他從學校回家後,必先環顧四周,總能迅速發現不起眼的新物品,連聲驚呼,庶幾無日無之,令人嘖嘖稱奇。何以致此?並非其眼力奇佳,在於心思單一專注。當主管面對下屬詰難:在同樣的業務崗位上,為何新進的同僚比當年的自己承擔輕省。主管此時應如何取捨?順應下屬,食古不化,終究有害革新;堅持改變,生波掀浪,徒增下屬積怨。主管因循工作體制,得過且過,抑或突破人際藩籬,勇於任事,孰輕孰重,端視其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結局必然不同。
-
 自滿的人,驕矜傲慢,大言不慚,主觀武斷。浮揚不實,常誇誇而談,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往往顯露自己的淺薄無知。半罐水響叮噹,俗諺有云「膨風水蛙割無肉」。英國文學家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說「驕傲的人,往往用驕傲來裝飾自己的卑怯與無能」,蘇格拉底說「驕傲是無知的產物」,其實自誇得愈厲害,別人也懷疑的愈厲害。反觀謙遜的人,腰永遠是彎的,沈穩內斂不會沾沾自喜,不會志得意滿,不會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偉大。像孔子這樣學問豐滿的人,其人格特質平易近人,虛心學習,滿罐水不響反而越謙虛,嘗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越成熟飽滿的稻穗,頭垂的越低,彎下腰向孕育它的大地致上深深的感謝,「稻熟低穗,人熟低聲。」沒有自高、自大、自滿的人才是真偉大,謙卑乃是智慧的明燈。
+
仰望天際,小王子何處尋?不禁憶起唐代詩人杜牧兩首膾炙人口的作品:「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秋夕”)詩句中皆可窺見人們身繫繁務囹圄,面對無奈命運,掩藏紛亂心緒,嚮往邈然慰藉。杜牧抒發落寞的同時,引燃心底幽微的亮光,恰似一番勉勵:解脫現況,存念盼望,返璞歸真,何寄遠方。
-
 這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有一次孔子與子路,曾?,冉有及公西華促膝長談,大家都瞭解子路這老兄性子急的個性,他大言不慚國家大事,離不開個人英雄主義,一點都不謙讓,所以孔子曾哂笑他說「為國以禮,其言不讓」,孔子的意思是說國家大事不是那麼簡單,要有謙遜的精神。魏徵諫太宗十思疏也嘗言「愈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所以領導人要自甘卑下,克己養謙,以謙卑來約束修養自己,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畢竟「上無驕行,下無諂德」。歐陽修說「貪滿者多損,謙卑者多福」,富貴而驕,必定自招其禍,凡事應適可而止,不可自滿過分,老子早就告誡我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能保持原有生命的充裕,已是最大的幸福,如果無限上綱的擴展慾望,永無滿足,最終得不償失,倒不如安於已得到的本位,始合乎自然之道。
+
悠悠人生旅程中,如何覓得所屬的小王子,或當經歷百轉千迴的考驗,才能相見。懷抱赤子之忱,不畏艱難,持之以恆,毋需望穿秋水,即能一瞥夢想樂園中的幾分色彩,聽聞幾聲美妙,嚐得幾許甘甜。
-
 有人把「謙卑,謙卑,再謙卑」改為「千杯,千杯,再千杯」,讓人莞爾一笑,但也需嚴肅以對,尤其是官僚體系的公務員薪資有限,觥籌交錯,所費不貲,雖然無法要求公務人員過清儉的生活,但謹言慎行,不奢侈浪費,則所犯的過失就會較少,所謂「以約失之者,鮮矣!」。公務人員能儉約,欲望就較少,為官者欲望少,就不會被外物所支配,自可依法行事。公務員最忌有喝酒的機會,縱情歡樂,一口氣喝它個三百杯,以不負良辰美景珍饈佳釀,「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結果在酒精的催化下,顯露驕態而不謙遜,口出狂言而不守規矩,窘態畢露而失官箴。尤有甚者,一攤續一攤,「夜飲酒家醒復醉,歸來彷彿已三更。太太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為官者欲望多,就會貪求富貴,貪財索賄,所以孔子才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寧固」,公務員之品德操守雖是老生常談,但不輕小事而後乃能成大事,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居卑而後知登高之危,為政是漸次的實踐,勿需高談闊論,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方能自然有成。
 
- 
-
 居上位者的思想會影響社會風氣,曾國藩有言「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而已」,領導者之言行舉止,會影響國家政治之隆污、核心價值及社會的民風民俗,上有好者,下必從焉。謙卑的風氣,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呼籲下必能收風行草偃之效,我們樂見「一家讓,一國興讓」。民進黨完全執政,蔡英文說不會整碗全捧,這是好的開始,蘇試說「恃大而不戒,則輕敵而屢敗,知小而自畏,則深謀而必克」,老子說:「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上位者被人尊崇而統治天下的最根本原因,是自始至終不妄自尊大,而能虛靜處下,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載舟覆舟,領導人所宜深慎。
 
- 
-
*編按:轉載自105年4月13日《臺灣時報》
 
第25行: 第21行:
[[Category:分享園地]]
[[Category:分享園地]]
-
[[Category:楊俊毓]]
+
[[Category:陳冠年]]

當前修訂版本

那不是重點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記得筆者大學室友有一句口頭禪:「這很重要嗎?」常讓對方頓時語塞,甚或悻然離開。冷靜想想,這位室友並非故弄玄虛,我們有時只顧眼前急務,有時隨著別人起舞,疏於洞悉事態因果,拙於分辨遠近親疏。

法文名著「小王子」(“The Little Price”作者為A. de Saint-Exupery)去年被拍成動畫電影,片中的小女孩跟隨鄰居老飛行員開啟前所未有的夢想,心思大受挑旺。她終於鼓起勇氣,擺脫一如赫胥黎(A. Huxley)在「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裡描寫烏托邦式(utopian)的社會分層結構枷鎖,探索與眾不同。當人們茫茫於一成不變的工作和井然有序的生活,星星代表的盼望,向童心未泯者伸出雙手。儘管許多人無視那閃亮的珍貴,站在星球上的小王子卻不停地召喚,等待追夢者破繭而出的熱情回應。誠如作者的至理名言:「那看不見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蒙蔽的心眼當然無法望見滿天的星斗,甚至放棄渴求的玫瑰,以及那玫瑰凋零後帶來極其可觀的景象。

文學的想像在現實中屢見不鮮,例如印度一名男子Muruganantham,潛心研發廉價的衛生棉,希望改善農村婦女不當的衛生習慣。他投入積蓄和幾年時間,不畏離婚的打擊和鄰里的嘲弄,終於研發一款可在家自製衛生棉的簡易機器和低價材料,造福許多無力脫困的婦女同胞,間接改善她們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衛生棉簡易製造機可謂他追尋的星星,努力不懈終於摘到它了,雖然他心中的玫瑰已經一去不返,周遭卻綻放無比燦爛,令人讚嘆。筆者孩子年幼時,有一段時期,當他從學校回家後,必先環顧四周,總能迅速發現不起眼的新物品,連聲驚呼,庶幾無日無之,令人嘖嘖稱奇。何以致此?並非其眼力奇佳,在於心思單一專注。當主管面對下屬詰難:在同樣的業務崗位上,為何新進的同僚比當年的自己承擔輕省。主管此時應如何取捨?順應下屬,食古不化,終究有害革新;堅持改變,生波掀浪,徒增下屬積怨。主管因循工作體制,得過且過,抑或突破人際藩籬,勇於任事,孰輕孰重,端視其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結局必然不同。

仰望天際,小王子何處尋?不禁憶起唐代詩人杜牧兩首膾炙人口的作品:「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秋夕”)詩句中皆可窺見人們身繫繁務囹圄,面對無奈命運,掩藏紛亂心緒,嚮往邈然慰藉。杜牧抒發落寞的同時,引燃心底幽微的亮光,恰似一番勉勵:解脫現況,存念盼望,返璞歸真,何寄遠方。

悠悠人生旅程中,如何覓得所屬的小王子,或當經歷百轉千迴的考驗,才能相見。懷抱赤子之忱,不畏艱難,持之以恆,毋需望穿秋水,即能一瞥夢想樂園中的幾分色彩,聽聞幾聲美妙,嚐得幾許甘甜。



enews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