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97 高醫大組織調整後之新架構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當前修訂版本 (2014年6月19日 (四) 11:14) (編輯) (撤銷)
 
(1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3行: 第3行:
秘書室專題
秘書室專題
-
=='''學校行銷之必要'''==
+
 
-
秘書室 三組 陳昭彥組長
+
== '''高醫大組織調整後之新架構''' ==
 +
秘書室二組 萬先鳳組長
-
近幾年在教育自由化的政策下,大學設立朝開放方向鬆綁,也導致大學學校數量呈遽增現象,但在此趨勢下,伴隨著出生人口數的逐年降低和政府教育經費有限情況下,已嚴重衝擊到未來大學的經營與發展,也在此衝擊影響下,各種型式的招生行銷策略規劃也就紛紛出爐,並已蔚為各大學校院校務推展主要重點項目。學校有行銷之必要性,『學校行銷』之目的並非廣告與銷售,而是運用各種傳媒宣導學校辦學績效、特色及成果,或者是學生活動,將可逐漸建立家長或社區人士對於學校的觀感。學校行銷管理與形象管理可謂密不可分沒有品牌形象的學校行銷管理是空的,而學校品牌形象的提昇是建立在學校全體成員努力打拼的基礎之上。
+
在新的學期開始的同時,相信不少的教職員工或多或少的都知道本校組織相當大的改變。惟實際變動情形如何,以及重整後之組織全貌為何?在大多同仁對於組織的變動可能只是略知ㄧ二的狀況下,為使未來行政業務執行及推動的順暢與正確性,並減少各單位業務劃分不清之紛爭產生。本文將說明本次組織調整之緣由、目的並概述變更後之單位組織現狀,期望各單位未來都能各司其職,共同為高醫大的永續發展而努力。
-
何謂『學校公共關係』是指:學校有計畫且持續的運用媒體及行銷的傳播,與相關公眾進行雙向溝通,一方面瞭解公眾需求,另一方面將組織的政策、措施告訴相關公眾,進而獲得支持與好感,達成教育目標,對於學校形象提昇是有幫助的。
+
首先,須說明的是本校組織為何必須修正?其實,在大學法於94.12.28完成全面修正後,賦予大學更多之自主權限,對於大學組織採取鬆綁策略的同時,卻也要求各大學檢討現有組織之合適性及存在必要性。本校雖於95年6月完成第一階段之組織修正,但仍積極推動第二階段之組織精簡方案,以有效達成業務整併及行政效能之提升。在參考多校組織並著重本校未來校務發展之需求,而擬定了較具完整性的組織調整方案,以期能兼具學校發展之前瞻性與未來性,建構一個新的團隊。
-
公共關係不僅在讓家長能瞭解學校的發展方向與特色,同時也應讓學校內部成員能清楚明白學校的狀況,並建立良好的學校組織文化、重視學校行銷與服務品質管理,提昇師生滿意度,因此公關不只是對外,對內的公關也應同樣的重視。學校願景與目標的建立,是形塑校園文化的第一步,透過民主參與的過程,領導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共同建立學校的願景與目標,以使學校的特色得以發揮,形象得以形塑。
+
一、組織調整理念及目的
-
學校行銷管理的本質:是過程,亦是結果,他是一種行銷學校產品、服務和績效的過程,進而提昇學校形象和建立學校品牌,爭取家長和社區人士的支持。「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故學校行銷之公關管理藝術主要目的為:塑造良好組織形象,「推銷」辦學理念,接受抱怨、解決問題,處理危機、預防危機,處理衝突、預防衝突;聯絡情感、維繫關係;培養相互尊重、了解與合作的學校文化及工作氣氛;提前發現可能的問題,以免糊裡糊塗中被淘汰;良性競爭、求新求變。其終極目的有:「形塑學校形象」、「增強家長信心」、「爭取社會資源」、「減少學生流失」、「吸引新生入學」與「終獲教育當局的肯定」。
+
有鑑於以往本校組織過於扁平龐雜,除整體行政體系結構不健全外,亦造成部分行政業務過度分工,整合業務推動不易之結果。基於下述理念及目的進行調整。
 +
(一)健全本校組織系統化。
 +
(二)強化各單位整合型業務推展:如四個整合型中心的產生
 +
(三)以單位規模及業務發展為考量給予適當之定位,確立一級單位及二級單位的實質差異:部分單位由1級變更為2級或業務整合至其他單位。
 +
(四)業務具關聯性或需其他單位共同發展者,朝向單位整併,使人力達到充分共用之目標。
 +
 
 +
二、現行組織之概述
 +
 
 +
(一)教學單位:【六學院及通識中心】
 +
#六學院:九十六學年度各學院系所合一已確立,在強化各學院的實際功能與權責後,六學院得設三組,原校級研究中心整併至相關學院內。
 +
#通識教育中心:【五組】為強化其功能,將原語言教學中心、體育室等單位納入,並增設語言教學組、體育組。
 +
 
 +
(二)行政單位:【五處一館四室】
 +
#研發處:【三組一中心】為整合與研究合作與計劃相關業務整合,並保有原校務相關計畫之業務,研發處部分組別更名,如校務發展組更名為校務企劃組,科技產權組更名為產學合作組,並將創新育成中心納入。原校級研究中心不再隸屬於研發處。
 +
#教務處:【四組】新增研究生教務,教學卓越組雖刪除,但相關業務由各相關單位(如教務處綜合業務組或教發中心等)持續推動執行。
 +
#學務處:【6組】
 +
#總務處:【6組】文書組業務併入事務組,並將原安全衛生室納入增設環境安全組。
 +
#資訊處:【4組】將電算中心整併後調整組別為校務資訊、網路技術、作業管理、應用推廣等組。
 +
#圖書館:【5組】原資訊組調整為參考組,原秘書室出版組併入圖書館。
 +
#人事室【二組】
 +
#會計室【二組】
 +
#秘書室【四組】不再明定組別,由主任秘書負責實際業務之彈性編配。
 +
#軍訓室:暫不變動,待九十七學年度配合教育部大學教官全面退出校園之措施後,再行廢除。
 +
 
 +
(三)整合型中心:【四中心】
 +
#教師發展暨教學資源中心:【三組】主要由原教師發展中心轉型更名,並將原臨床技能中心納入增設臨床技能組,除此之外,未來將負責教師評鑑制度措施之規劃及擬訂。
 +
#研究資源整合發展中心:【二組一中心】為有效整合學校所有研究資源,提供各單位及教師與研究人員更有系統性的研究支援,建構相關實用性之研究平台,以全面提昇研究能量。
 +
#推廣教育暨社會資源中心:【三組】將原進修推廣部與社發中心整合,期望擴大推廣教育業務與相關社會資源之爭取並有效運用。
 +
#國際事務中心:【二組】為持續推動國際化事務並強化其業務,將以往以國際學術交流為主之業務,擴大為與國際相關事務之單一辦理窗口,未來亦是本校國際化策略主要規劃與推動單位。
 +
 
 +
三、結語
 +
 
 +
以上針對現行組織之概要說明,而各單位在清楚知道於組織上之定位後,對於相關執行業務規章應自行檢視是否修正,相關業務作業亦應一併配合進行調整,如有跨單位執行之業務應有有效的整合策略。組織架構確立雖屬重要,但精簡後是否能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尚需要各單位主管與同仁的努力執行,期望透過新的學校組織之調整,讓高醫大在未來的高等教育競爭下能脫穎而出。
 +
 
 +
本校現行組織圖詳見秘書室二組網站:http://sec.kmu.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048
 +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97期  秘書室專題


高醫大組織調整後之新架構

秘書室二組 萬先鳳組長

在新的學期開始的同時,相信不少的教職員工或多或少的都知道本校組織相當大的改變。惟實際變動情形如何,以及重整後之組織全貌為何?在大多同仁對於組織的變動可能只是略知ㄧ二的狀況下,為使未來行政業務執行及推動的順暢與正確性,並減少各單位業務劃分不清之紛爭產生。本文將說明本次組織調整之緣由、目的並概述變更後之單位組織現狀,期望各單位未來都能各司其職,共同為高醫大的永續發展而努力。

首先,須說明的是本校組織為何必須修正?其實,在大學法於94.12.28完成全面修正後,賦予大學更多之自主權限,對於大學組織採取鬆綁策略的同時,卻也要求各大學檢討現有組織之合適性及存在必要性。本校雖於95年6月完成第一階段之組織修正,但仍積極推動第二階段之組織精簡方案,以有效達成業務整併及行政效能之提升。在參考多校組織並著重本校未來校務發展之需求,而擬定了較具完整性的組織調整方案,以期能兼具學校發展之前瞻性與未來性,建構一個新的團隊。

一、組織調整理念及目的

有鑑於以往本校組織過於扁平龐雜,除整體行政體系結構不健全外,亦造成部分行政業務過度分工,整合業務推動不易之結果。基於下述理念及目的進行調整。 (一)健全本校組織系統化。 (二)強化各單位整合型業務推展:如四個整合型中心的產生 (三)以單位規模及業務發展為考量給予適當之定位,確立一級單位及二級單位的實質差異:部分單位由1級變更為2級或業務整合至其他單位。 (四)業務具關聯性或需其他單位共同發展者,朝向單位整併,使人力達到充分共用之目標。

二、現行組織之概述

(一)教學單位:【六學院及通識中心】

  1. 六學院:九十六學年度各學院系所合一已確立,在強化各學院的實際功能與權責後,六學院得設三組,原校級研究中心整併至相關學院內。
  2. 通識教育中心:【五組】為強化其功能,將原語言教學中心、體育室等單位納入,並增設語言教學組、體育組。

(二)行政單位:【五處一館四室】

  1. 研發處:【三組一中心】為整合與研究合作與計劃相關業務整合,並保有原校務相關計畫之業務,研發處部分組別更名,如校務發展組更名為校務企劃組,科技產權組更名為產學合作組,並將創新育成中心納入。原校級研究中心不再隸屬於研發處。
  2. 教務處:【四組】新增研究生教務,教學卓越組雖刪除,但相關業務由各相關單位(如教務處綜合業務組或教發中心等)持續推動執行。
  3. 學務處:【6組】
  4. 總務處:【6組】文書組業務併入事務組,並將原安全衛生室納入增設環境安全組。
  5. 資訊處:【4組】將電算中心整併後調整組別為校務資訊、網路技術、作業管理、應用推廣等組。
  6. 圖書館:【5組】原資訊組調整為參考組,原秘書室出版組併入圖書館。
  7. 人事室【二組】
  8. 會計室【二組】
  9. 秘書室【四組】不再明定組別,由主任秘書負責實際業務之彈性編配。
  10. 軍訓室:暫不變動,待九十七學年度配合教育部大學教官全面退出校園之措施後,再行廢除。

(三)整合型中心:【四中心】

  1. 教師發展暨教學資源中心:【三組】主要由原教師發展中心轉型更名,並將原臨床技能中心納入增設臨床技能組,除此之外,未來將負責教師評鑑制度措施之規劃及擬訂。
  2. 研究資源整合發展中心:【二組一中心】為有效整合學校所有研究資源,提供各單位及教師與研究人員更有系統性的研究支援,建構相關實用性之研究平台,以全面提昇研究能量。
  3. 推廣教育暨社會資源中心:【三組】將原進修推廣部與社發中心整合,期望擴大推廣教育業務與相關社會資源之爭取並有效運用。
  4. 國際事務中心:【二組】為持續推動國際化事務並強化其業務,將以往以國際學術交流為主之業務,擴大為與國際相關事務之單一辦理窗口,未來亦是本校國際化策略主要規劃與推動單位。

三、結語

以上針對現行組織之概要說明,而各單位在清楚知道於組織上之定位後,對於相關執行業務規章應自行檢視是否修正,相關業務作業亦應一併配合進行調整,如有跨單位執行之業務應有有效的整合策略。組織架構確立雖屬重要,但精簡後是否能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尚需要各單位主管與同仁的努力執行,期望透過新的學校組織之調整,讓高醫大在未來的高等教育競爭下能脫穎而出。

本校現行組織圖詳見秘書室二組網站:http://sec.kmu.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048




enews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