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88 分享經濟 皆大歡喜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新頁面: =='''分享經濟 皆大歡喜'''==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經濟學是一門著重計算的學問,它在資源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衡量買賣雙方試圖為...)
當前修訂版本 (2016年5月12日 (四) 11:01) (編輯) (撤銷)
(新頁面: =='''分享經濟 皆大歡喜'''==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經濟學是一門著重計算的學問,它在資源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衡量買賣雙方試圖為...)
 

當前修訂版本

分享經濟 皆大歡喜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經濟學是一門著重計算的學問,它在資源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衡量買賣雙方試圖為社會創造多少新的價值。此「價值」是否真正有價值,能否對於多數人產生正面影響,正是社會發展與國家進步的關鍵要素。


翻開人類的歷史,老祖宗以物易物,互通有無,可謂當今「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亦稱共享經濟)的濫觴。後來工業興起,資本主義掛帥,商業活動推波助瀾,消費者趨向物美價廉的商品,多數通貨流向少數資本家和商人的口袋裡。時至幾年之前,規模生產和貿易流通乃是貨物行銷的不二法門,彼此不認識的消費者,很難進行經濟性的交換活動。然而,拜資訊科技蓬勃進化之賜,市場上諸多興起的族群現象,讓人眼花撩亂,分享經濟便是其中一顆閃亮的星。彼此氣息相通的科技產品陸續問世,喧騰地扭轉人們生活的樣態,P2P點對點式的銷售已然蔚為風氣,APP應用軟體的加入如虎添翼,人們不單是為了多賺或多省些錢(例如民宿租用),也為社交的目的(私廚共餐),或兩者兼而有之(交通共乘)。


顧名思義,分享經濟的重點在於分享,買賣雙方的價值交換,不侷限在傳統思維中的通貨(金錢)和貨品(或服務),在實用功能的背後,滋生若干情感的慰藉,那可能是意料之外的經驗見證,也可能是同病相憐的驚喜鼓舞,更多的是歪打正著的資訊觸擊,無怪乎吸引越來越多男女老少,甘願投身其中,一嘗究竟。例如,影視租借店的櫃台人員,手腳俐落,但面無表情,似乎是被迫工作,和機器人幾無二致。反之,從網路中覓得的平凡人家,願以低廉條件「出借」其典藏影片,換取熱情同好的心得分享,誰不心動?


幾年前紅極一時的「藍海策略」,強調擺脫同業競爭,勇於開創全新市場,此與分享經濟的特性不謀而合。企業經紀人杜英宗指出,靠著分享與網網相連的威力,大大創造消費新需求,一同把餅做大。他舉例說,在紐約,民間突然增加原來旅館業10%的房間供給數量,遊客額手稱慶。對政府而言,既毌需大興土木,也不必曠日費時,便能擴大本地的觀光和商業機會,何樂不為?此正凸顯中小企業的優異彈性和以小搏大的強韌精神。一如創業達人羅雅榮所說,分享經濟重點在創造力,當你發現契機,就應該拼命咬住這塊肥肉,任誰也搶不走。


分享本是人類的天性,在成熟理性的社會裡,與陌生人分享經驗、技術和物質,將在自己的精神上獲得回饋,甚至感到愉悅。當然,利之所趨,惡亦隨之。過分自私和心術不正者虎視眈眈,希望狠狠分一杯羹。假分享之名,行斂財之實,時有所聞。此外,由於分享的過程必須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一旦信任關係危如纍卵,許多人就裹足不前,好比肥美的蘋果近在咫尺,卻不敢摘來吃。


分享經濟呼朋引伴,並不孤單,譬如「手感經濟」主張手工親造的那份體貼和細膩,為顧客磨造出心對心(heart to heart)的需求產品,一舉擺脫工業製造的冰冷僵硬,回歸人性思維的和善本體,背後蘊含無可計量的商機。換言之,當買賣雙方不再只是著眼於金錢和物慾的交換,顛覆傳統行銷學的觀念,產品的核心意義從物件(或勞務)本身昇華至情感和靈性層面,心意的滿足必將更加彰顯群我的價值。


不容諱言,行動科技、網路社群和顧客需求孕育分享經濟,促發活潑多樣的人際互動,在理性和感性的明滅交織中,正悄悄地改變文明社會的面貌。




enews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