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94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穿梭阿里山間的苦「行」醫 汪俊立
出自KMU e-News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94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 '''穿梭阿里山間的苦「行」醫—汪俊立''' == 350px *曾任:阿...) |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94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 '''穿梭阿里山間的苦「行」醫—汪俊立''' == 350px *曾任:阿...) |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94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穿梭阿里山間的苦「行」醫—汪俊立
- 曾任:阿里山鄉衛生所主治醫師兼主任
汪俊立,來自鄒族部落,在山間一步一腳印,「行」醫卅五載的原住民醫師。
汪俊立原本想當老師,心想:若一年能教上一、兩百名小朋友,是服務鄉里最好的方式。唸高中時,他目睹許多親友因小小病痛喪命,讓他改變了這個從小的志願。「那時山上還沒有醫師,同族人常只是鬧肚子痛,拖不到下山求醫,就一命鳴呼了。」汪俊立十分傷感,何以小小的盲腸炎,就能要了族人的命?台中一中畢業後,他考進高雄醫學院的山地醫師養成班,希望一次能服務全鄉六千多名鄉民。
民國五十二年他從高醫畢業,受訓一年後,便被分回阿里山鄉衛生所服務。當時部落與部落間沒有公路,山區間往診只能靠雙腿;更要命的是,還得揹著設備與藥箱,行走山路出診。現任衛生所主任鄭清雄說,小時候就常看汪醫師揹著藥箱,從達邦走到自居住的來吉村,一趟來回就要兩、三個小時。 除了醫療,連驗屍的重責大任,也落在醫師身上;偏偏原住民酗酒意外身亡的事件特別多,自殺的比率也特別高,因此,汪醫師常常深夜被上門的人叫醒;為的不是救人,而是到黑漆漆的山野中相驗。月黑風高,山中毒蛇、野獸多,視線模糊,一不小心就會發生意外。
「交通不便帶給醫師的,不過是體力上的考驗;帶給病患的,卻是挽不回的遺憾。」汪俊立說,有一次,他在達邦宿舍接到分駐所緊急電話,說一名石桌原住民服毒自殺了。掛上電話,他一口氣從達邦一路跑到石桌;原本走路需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的路程,他只花了不到一小時即抵達。他一面喘著大氣、一面幫這名年輕人灌腸、急救,可惜仍未能將年輕人救回來。這可不是單一的個案,類似事件不斷在山上重演;「若能有完整的交通,或更豐富的醫療人力,這個年輕人不會枉送一命的。」汪俊立只有續留在山地部落,山間趕路,與死神賽跑。後來有了山中便道,他自購一部中古吉普車,便於在山中巡迴醫療;不過,與平地便捷、充沛的醫療資源相比,這些不過杯水車薪罷了。
卅餘年來穿梭在山間行醫,也讓汪俊立對故鄉的人、事、物,有了更深入的感情。「在這土地工作了卅餘年,對這裡有濃厚的感情。」汪俊立說,山地養成醫師的服務年限十年,合約一滿,就有許多嘉義的醫院要他跳槽,薪水比衛生所醫師高了幾倍。不過,已經習慣為鄉民服務的汪俊立,說什麼也離不開阿里山,鄉民當然更不讓他走,就這樣一做卅五年。即使去年退休,還是有許多鄉民常常到他家裡,要他看病。但是,三年多前,汪俊立診斷出來罹患肝癌,這幾年已進出台北榮民總醫院六、七次了。眼看阿里山區因他退休,只剩一名醫師獨立奮鬥,他為同僚不平,也為鄉民請命。汪俊立說,衛生單位依平地的標準,以人口數來計算醫師人力的分配與編制;這種算法,根本不適用地廣人稀的山地、離島,尤其像阿里山這種熱門的觀光區,一個假期就湧入數萬人,「實在不敢想像:萬一發生重大事故,後送醫院遠在兩個鐘頭車程以外,以山上單薄的醫療人力,如何應付得過來?」汪俊立在病榻上接受訪間時,掛念的仍是鄉民健康;去年他病情好轉,拗不過鄉民的拜託,診所又重新開張,「天生的勞碌命!」汪俊立放不下的,還是鄉民健康。
(節錄自《南風椰林系列II─醫療與奉獻》。台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李麗美 整理,原撰稿者:記者張耀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