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06 【好想認識你】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物理治療學系 王慧儀助理教授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第2行: 第2行:
第106期 
第106期 
分享園地【好想認識你】
分享園地【好想認識你】
- 

在2008年3月7日 (五) 15:32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06期  分享園地【好想認識你】


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物理治療學系 王慧儀助理教授

Image:enews106好想認識你.jpg

自大學畢業至今,在物理治療界的服務工作已超過二十個年頭了。物理治療專業可分為四個次治療領域:神經疾患、骨科疾患、心肺疾病,及小兒疾患。於多年來,我主要參與在小兒疾患的物理治療服務中。與這個專業領域接觸愈久,愈培養起更多的投入感及歸屬感,感覺到與此專業有關的每一部份,就是自已生活的一部份。 在工作中除了學系上的課堂教學外,另有臨床治療工作,並參與在與兒童發展鑑定評量、療育安置等相關事務之在職訓練及社區服務中。在研究方面,近年來研究的主題,以針對腦性麻痺、唐氏症、一般性的發展遲緩兒童,及肌肉萎縮症兒童等為主要臨床研究對象。

雖然教學及研究佔具了大部分的工作時間,然而個人較喜愛的卻是臨床的實務治療。一般上,臨床兒童物理治療就介入目標而言,可分為補救治療以及預防治療,前者的重點為針對於已經確認有發展障礙的兒童,藉著治療處理以改善兒童的遲緩或障礙的程度;在預防治療方面,則是針對在成長發育上具有較大機率發生遲緩成長的兒童,治療的策略為提供家長相關的親職照護資訊,並對兒童設立短程或長程的追蹤評估計劃,以備能及早介入所需的治療處理。在此些臨床工作中,深感每一個兒童個案,就是一則生命故事;對於家長而言,要照護一個發展障礙兒童,常需要投入全家庭的生活力氣,因此專業人員給予積極而持久的關懷態度,常能幫助家長面對各個親職難關;在提供治療的過程中,常會覺得尤如與家長並肩一起把孩子照顧長大。對於「兒童」,總能給人未定論的未來,其可能存在有待挖掘的優質潛能,對他們總能保有一種使人冀望成真的盼望,也因此更喜愛投入在此專業的服務中。

在工作上,投入的時間雖長,卻很期待過工餘閒暇的生活。與家人相處、教養兩個孩子是生活的樂事。此外,平日也有相當的時間投入在教會的生活中。 相信與其他很多的高醫人一樣,生活十分忙碌;然而若能認識、分辨生活中各樣事情的優先性及重要性,了解自已生活及生命的核心價值,如此,忙碌的生活其實能為我們效力,以編織出美麗的人生。


編按: 為了讓高醫大家庭更認識新進教師及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自63期e快報「分享園地」開始刊出【好想認識你】單元,不定期介紹本校新進客座、講座教授、新進教師及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歡迎相關教師投稿,投稿信箱:enews@kmu.edu.tw(附JPG檔生活照乙張,文章字數800~1200,請圖文分離)。 主辦單位:e快報編輯室 協辦單位:人事室、各學院委員


enews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