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30 人口結構劇烈變遷與教育改革的雙重作用,高醫大準備好了嗎?
出自KMU e-News
Okiayu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30期 人文社會科學院專題 == '''人口結構劇烈變遷與教育改革的雙重作用,高醫大準備好了嗎?''' == ■醫社系 陳建州...)
下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30期 人文社會科學院專題
人口結構劇烈變遷與教育改革的雙重作用,高醫大準備好了嗎?
■醫社系 陳建州主任
臺灣的新生兒數量逐年下降,漸漸地,大學招生人數高於高中畢業生人數,高等教育進入普及教育階段。與此同時,臺灣近三十年來的教育改革,逐步從小學擴及至高中,並要求大學與之銜接,那麼,在學生結構劇烈變動、教育方法全然翻新,高等教育準備好了嗎?
- 臺灣教育改革的軌跡
簡單回顧臺灣教育改革的重要事件與訴求,首先,1994年4月10日的「四一o大遊行」是被廣為提及的教改里程碑,因為它是由民間發起的訴求,包括小班小校、廣設高中與大學、教育現代化、制訂教育基本法等。隨後,行政院於1994年9月21日成立教改會,提出《總諮議報告書》,提出八大教改項目,包括高教改革、多元入學、民間興學、終身學習等。至2009年7月「七一二我要十二年國教大遊行」,要求12年國民基本教育、真正免試升高中職。 課程改革當中最主要的是課程與教學,在國民義務教育階段是「國小+國中」的時期,教育改革主要是大家簡稱的「九年一貫」(2001年9月試行、2004年全面實施):國小與國中的課程透過教科書作銜接,面向包含「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整合所有學習領域,以學生核心能力為學習成效指標。隨後,國民義務教育延伸至高中階段,且實施了大家簡稱的「108課綱」,強調核心素養。
與大學教育直接有關的,就是108課綱,其要求的素養包括三面九項:(一)自主行動面向: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二)溝通互動面向:符號通用語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三)社會參與面向: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大學在教學教法方面被要求銜接高中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發現教改歷程可以對應「Pedagogy, Andragogy, and Heutagogy」,學生的角色從「依賴」轉為「獨立」再轉為「互相依賴」;學習的資源從「教師提供」改為「自己或他人的經驗」,再改為「教師與學習者協商」;學習的理由從「為了取得更高一級教育」改為「為了解決需求」,再改為「基於對未來可能性的判斷」;學習重點從「學科為中心」轉為「任務或問題為中心」,再到「主動發掘問題、積極解決問題」;學習的動機從「被動」改為「獲得自尊、自信、認可」到「自我效能、自我管理」;教師的角色從「設計者」到「賦能者、促成者,再轉為「開發能力者」。而這樣的轉變,也正對應了大學校園正在翻轉的教學。
- 誰的教育改革?
在我們正忙於翻轉大學的時候,我們必須注意到:「教育改革」是誰的教改?檢視這些核心能力、素養,以及達成這些能力的目標與教學方法,其實是上層階層的文化與偏好。這種情形我們可以從學前教育得知:社經階層較高者比較偏好孩子的幼稚園實施遊戲式教學(玩沙玩水之類的探索活動);社經階層偏低者,比較偏好技藝式教學(語文、數學之類的記憶與技能)。我們也知道,學業成績與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家庭收入)有顯著關係,家庭社經地位透過了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財物資本,對子女的教育成就產生影響。其他關於社經階層與學習態度、學習方式、教育價值觀等的研究甚多,不再贅述。回顧教育改革一路來的主張可知,內涵其實是貼近中上階級的文化與品味,強調自我規劃、探索知識、培養素養等,而這些可能並非中下階層的孩子熟悉的學習方式。
- 面對學生結構的大變動,我們該怎麼「翻轉」?
於是,問題來了,隨著學生人數急速下降,大學收進來的學生當中,中下階層的比例將越來越高。在教育改革的呼聲中,大學要怎麼「翻轉」呢?我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