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87 最耀眼的顏色

出自KMU e-News

在2016年4月28日 (四) 09:49由Publis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最耀眼的顏色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有許多種二分法可以區別人的社會性,其中一種是「不願意與老人交談」和「願意與老人交談」,前者覺得老人觀念落伍,只談過去,欠缺熱情;後者認為老人手邊時間多,說話不具威脅感,他們經歷豐富,若細心體會,可以跟著梳理人生脈絡,預見未來。對老人家而言呢?在遲暮的日子裡,需要由別人來定義自己嗎?作家簡媜新近作品「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中說道:「老,是拔根的過程?或是另一種種植?是一條通向黑暗,還是光明的路?老,一定必須淒涼悲苦,陷溺於自憐自艾的苦水裡?還是正好可以把健忘當作一支掃帚,掃蕩不值得保存的檔案。」姑不論有多少問號圍繞著老人家,可以確定的是,今後的社會,大家勢必見聞更多與高齡者相關的訊息,他們搖身一變,從主流群體忽視的角落,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楊志良先生在「賣半根蘿蔔的百貨公司」(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785/588421) 文章裡所說的故事,讓人驚覺:原來在當今快速變動的世界裡,真正掌握局勢走向者,不是模樣酷炫的年輕咖,也不是辛勤打拼的中年人,竟是默然閒散的老人家。政府和企業的資源配置、營運思維和行銷策略,莫不受高齡化事實的影響,廠商嗅到市場變遷,朝向「賺老人錢比其他人容易」轉念,各種針對性強的新產品紛紛出籠,指向長者的荷包,從醫療方案和旅遊設計,至於居家服務和心靈陪伴,食衣住行吃喝玩樂不說,甚至連教育事業都向老人招手。當這股潮流興起,捲來更多商機,年輕人顧及自己的肚皮,即使不用卑躬屈膝,也當體貼長輩心意,努力經營世代關係。


老人家對社會的挹注,絕不止於肥厚的經濟大餅。去年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裡的主角老男人,或許在某些觀念和做事技巧上趕不上時代,自認尚存職場價值,寧願返回業界從實習生做起。俗話說「薑是老的辣」,此公卻能使年輕女上司覺得自己才是菜鳥,顛簸路上的莽撞,留下慘痛的傷痕。所幸,她適時發現對方累積的經驗,蘊含睿智宏觀的視野,補強自己性格的弱點,成為事業家庭雙贏的踏腳石。十多年前,中鋼公司將退休老師傅畢生磨練而成的工作竅門,詳加收集,轉換成知識管理系統的資訊,作為新進後生受益無窮的寶貴功課。又如,醫界大老閱病無數,提示癥結,指點迷津,樹立風範,引領後輩醫師,可謂典型在夙昔。球隊裡行將卸下戰袍的老球員,戰力雖已大不如前,卻是團隊裡不可或缺的靈魂,在技術之外,他甚至是生活導師,教大家品評優雅,咀嚼滋味。


近來,韓國總統倡行的「資深員工薪資遞減以搶救失業年輕人」政策,吹起世代交替共存共榮的號角,成效如何,全球拭目以待。明年台灣將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國內最近一份調查顯示,老人最不滿意的項目竟是工作機會不多,這些退而不休者「希望延續社會價值,在勞動中找到自我、延緩老化。」今天最閃耀的顏色,正是銀色,逐年累增的「銀銀美代子」們,既是錢囊滿溢的消費大軍,又是活生生的知識寶藏。政府和民間若能妥善合作,導入前瞻觀念和作為,應能消化負擔,擴大利基。總言之,老人的各樣需求,可望成為社會的某種動能。他們雖體衰力弱,但挾其豐沛資源,垂顧市場與傳承志業,所燃起的光和熱,不但初生之犢望塵莫及,更是人類社會整體邁向欣榮健全的關鍵指標。




enews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