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63 好奇的力量

出自KMU e-News

在2015年4月7日 (二) 14:15由Publis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63期  分享園地


好奇的力量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力量來自於兩種展示:眾人的集合和個體的超越,前者是複數加乘的結果,後者是無限延展的可能,皆帶來驚人的表現和巨大的影響。


電影「丈量世界」(Measuring the World)描寫德國歷史上兩位重要人物-數學家高斯(Johann K. Gauss)和探險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高斯憑藉過人天賦,發揮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精神,提出數學定理,解開天文之謎,他說:「瞭解彼此的方法有兩種,真正的愛情和純粹的理性。」在高斯眼中,二者看似分別,其實巧妙融通。洪堡行萬里路,遍嚐天下百味,足跡無人可比,他說:「探險是永不止息的行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兩人各自以迥異的方式探索未知之境,憑藉同樣的動力-永不滿足的好奇心,為人類打開知識之門。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探案,常常於不疑處有疑,也正是好奇心驅使,破除常人思維的盲點。Nokia手機公司的前任首席設計師Jan Chipchase生動地闡述如何觀察當地人民的生活,福至心靈,將理念灌注在新一代產品中。他說,每一個人都具有關於某件事的突出想法(big idea),它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只要我們心存好奇,努力揭開現狀面紗,鑽到意識或潛意識層面,必定能看到更多隱藏的意義。加上聯想力和創造力,可能設計出一款新穎的產品,或開設一個嶄新的思考模型,至少帶給週遭幾許的改變。


西方人常說:”The sky’s the limit.”當人的渴望無法滿足,便激發極大的潛能,造就難以預期的成果。探索好奇的世界,不僅在無形的宇宙,也在眼見的世界。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的宗旨乃在孕育生活全才,教育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兩個差異大的領域裡尋找聯繫點(touch point),這必須仰賴非比尋常的思考力,它來自創造力和好奇心。具備這般思考力的人,在工程設計,在產品開發,在學術鑽研,甚至在顧客關係上,都有拓展的能耐,往往神來一筆。發源於歐洲的德華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它主張對孩童的教導不用課本、不考試和動手做事,並且設法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一步步引人入勝,導向更高層次的學習內容。


好奇心是一種調味料,在乏味的生活裡點綴情調。好奇心也是放大鏡,讓我們明察秋毫。為人師者都知道,充滿好奇心的學生,未必成績最優,但潛力無窮,因為鍥而不捨和窮理致知的態度,拉拔他到一定的高度,享受驚奇美境,在已知的世界裡,享受未知之樂。玩具公司設計新產品,最大的訣竅不在於玩具的造型和操控,而在於是否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因為他們最感興趣的是揭開隱藏的秘密,一探究竟,那滋生一股無可言喻的喜悅。有醫學文獻報導,耄耋老頭,對於週遭新近發生的事情,持續保有好奇心,比起另一位無所事事的同齡老人,活得更樂更久。因為好奇心驅使人們有逆向思考的能力,可提高判斷是非曲直的水準,也能活化大腦,平添生活趣味,自娛娛人。否則,好比看連續劇,觀眾只是照著編劇的思路進行,人云亦云,久而久之,思想牢鈍,了無生趣。


有人說,why的力量大於其他的疑問詞,譬如說,當我們看到一款新的料理鍋,可能僅止於瞭解它是料理鍋,但若進一步提出疑問:為什麼料理鍋如此設計?接著會問:如果滿足A目的,是否有能滿足B目的?或者,是否帶來C風險…等等,這一切後續的疑問,都是從why開始。當我們頻頻問why,就能追根究柢,挖出自己前所未知之事,也能「以問題帶出問題」,跳脫個人所求所想的範圍。何大一博士勉勵學子說:「如果我們一直問自己能做什麼,就只能原地踏步,如果問自己該做甚麼,就會更上一層樓。」自己該做甚麼,應從本身的初衷問起(例如「我為何選擇這項學科就讀?」「我為何選擇這題目作研究?」「我為何寧當學生而不就業?」)馬雲認為當今Data Technology (DT)取代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成為企業追逐的主流。這當中,結合人腦的探索和環境的需求,有效地掌握和剖析資料的意義,正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換言之,資料不是主角,人的渴望才是靈魂。


「丈量世界」不只描述兩位非凡人物,更期許我們「雄心萬丈,前途無量,豪氣蓋世,大開眼界」,如此才不枉所學,不虛此生。end


enews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