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73 實踐教學之透過研究優化教育現場

出自KMU e-New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73期  教務處專題

實踐教學之透過研究優化教育現場

■教務處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張鈺堂主任、黃靖雅組員

  在當代高等教育中,實踐教學已成為強化學習成效與培養專業能力的關鍵策略。特別是在醫學大學中,結合理論與臨床實務的教學模式,更需要透過持續的教育研究來不斷優化教學現場,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與臨床應用能力。

  醫學教育的特性在於其高度專業性與實用性。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已難以完全滿足學生在臨床思維、溝通技巧及跨領域合作等方面的學習需求。因此,許多醫學大學已積極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如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擬教學、翻轉教室等。透過教育研究的設計與實施,教師能更有效地評估不同教學策略的成效,並依據數據調整教學方法,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

  舉例而言,高雄醫學大學在推動模擬病人教學的同時,進行了學生臨床溝通能力之量化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模擬訓練的學生在OSCE評量中表現顯著優於對照組,證明此類實踐教學方式具高度成效。透過這樣的實證教學(evidence-based teaching),不僅提升了教學品質,也加深了學生對醫學人文與專業倫理的理解。

  總結來說,實踐教學與教育研究的結合,是提升醫學教育品質的關鍵。醫學大學應持續鼓勵教師投入教學研究,建立教學創新的支持系統,讓研究真正服務於教育現場,最終達到培養優秀醫療人才的目標。


enews473